概述:3月26-27日,由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与东莞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举办的“莞师汇课厅”第一期语文专场活动成功举办。 |
为进一步推进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实验区建设,深入推进东莞基础教育在“小初高一体化教学”中的实践探索,3月26-27日,由市教育局教研室与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举办的“莞师汇课厅”第一期语文专场活动成功举办。
今年启动的“莞师汇课厅”系列活动,是深化研训一体、服务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举措。每期都将聚焦不同学科,以“立足课堂、聚焦学科、创新实践”为主题,旨在解决学科教师的热点、难点问题。
活动名称“莞师汇课厅”寓意丰富:“莞师”代表东莞教师,体现了对本土教师队伍的重视与期待;“汇课”意为汇聚课堂智慧,聚焦课堂教学实践;“厅”则象征着开放、共享、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汇聚全市教师的智慧与力量,共同探索课堂教学的创新路径。
第一期是语文专场,主题为“思辨语文:走向理性与清明”。活动由市教育局教研室与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主办;市孙健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对象工作站,广东省刘巍名教师工作室,市朱华华、范锦飘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对象工作站协办;石龙中学、南城第一初级中学、南城阳光第五小学承办。活动吸引了全市中小学语文教师踊跃参与,现场累计参会人次达1800多人,线上观课人数4000多人。
启动仪式
26日上午,启动仪式在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隆重举行。活动由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师训部吴少敏主任主持,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吴月金副主任致欢迎辞,市教育局教研室孙健副主任讲话,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王萍副教授、江苏省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徐杰老师、市语文教研员庄照岗老师和刘巍老师、莞城中心小学彭才华副校长等出席活动,共有近500人参加启动仪式。

“莞师汇课厅”启动仪式
主会场
上午的主会场设在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报告厅,王萍副教授和徐杰老师分别作专题讲座,随后与彭才华副校长一起,进行“专家面对面”,深入研讨,将整场活动的学术氛围推向高潮。

王萍副教授和徐杰老师讲座

专家面对面
初中分会场
26日下午,徐杰老师和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林奔月老师在南城第一初级中学同台展示思辨语文如何在课堂中实施,“贴着学生思维生长线设计教学”的匠心,呈现了在新统编教材背景下课堂改革的别样路径。

林奔月老师和徐杰老师现场课
随后,两位老师与市教研室刘巍老师一起基于课例开展三方议课,共同呈现了一场高水平的教学研讨。

三方议课
高中分会场
27日上午,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朱华华老师和塘厦中学汪志朋老师在石龙中学带来两节高质量的课例展示,充分展现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探索成果。

朱华华老师和汪志朋老师的现场课
三方议课环节,王萍副教授、市教研室庄照岗老师与两位授课教师,从不同视角剖析教学策略,为课堂教学优化提供更多思考。

三方议课
小学分会场
27日下午,全国名师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何捷老师和南城阳光第五小学张诗韵老师分别展示课例。何老师另辟蹊径,精妙创设层层递进的思辨情境,让学生在任务中提升思辨力,激发对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作为青年教师代表,张老师的课堂也展示了东莞教师的风采。

张诗韵老师和何捷老师的现场课
最后,由两位教师与东莞市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对象范锦飘老师一起,围绕如何通过“认知冲突点”创设思辨课堂、AI赋能等话题展开三方议课,分享宝贵经验。

三方议课
教学之路,研而增慧;思辨之光,行则将至。本次活动聚焦语文课改前沿,以新课标为引领,为一线教师搭建探索课堂教学优化的专业平台。

活动合影
撰文:周利亚
审核:吴少敏、吴月金、郭丰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