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全国信息社区_全国真实兼职凤凰楼信息_聚凤阁信息交流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家教心育 > 家庭教育工作 > 正文
家庭教育专题之十:认识“抑郁”系列

概述:介绍与抑郁有关的各种知识。


  “我也知道失恋失业真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也知道不用太在意别人的评价 ,我也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可是我怎么努力都找不到活下去的意义。我鼓起勇气笑着说‘我真有认真想过死亡这件事哦’,换来的却是一句‘你神经病啊’”。

  有人估算,中国约有 5400 万抑郁症患者,只有 20% 接受了治疗。也就是说,我们身边至少有四千万人挣扎在泥潭中,而没有获得任何帮助。实际上,抑郁症从来都不是时代病,也不是精英病。只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过去到今天,大多数得它的人从来没有机会发声而已。科学家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才碰到了病理的边缘,创造了有效的药物。

1.png

  一、每当抑郁来临时候,我都为它戴上微笑面具——可我想你看见我的绝望

  点击查看

  注意:文中提到的“抑郁”泛指抑郁情绪,而非“抑郁症”,必要时请一定向他人求助。如果被诊断为抑郁症,请一定向专业的心理工作者求助。没有人是完美的,承认自己的脆弱,这没什么大不了。另一方面,当我们的朋友或亲人感到抑郁或者难过、迷茫等等感觉并不好时:我们不应该做的vs应该做的,都在这里。

  二、每17分钟就有一个自杀完成——一些事实和一些态度

  点击查看

  “自杀是一种复杂的个人行为,有时候甚至是社会行为,并受到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因素影响,绝不仅仅是所谓的“脆弱”,也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心理障碍这样一些“疾病”导致的。对于每个个体的自杀,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对于某一群人的自杀率则要从公共卫生和社会学层面进行讨论”。

  三、“现在的年轻人啊,一点小事就抑郁”——关于抑郁的5个误解

  点击查看

  有人和朋友求助,却被朋友说:“你别再说你痛苦了,我们也很痛苦好不好”。也有人,明明被确诊了“中度抑郁症”,拿着检查结果到父母面前,父母却说:你这个结果是骗我的,我们不信。真令人心疼。

  四、一个人对抗一群人——被我们误会了的抑郁症

  点击查看

  全球共有约4亿人患有抑郁症,少于25%的患者会寻求有效的治疗;中国约有9000万人患有抑郁症,抑郁症患者接受治疗的大概只有8%。中国每年有20多万人因抑郁症自杀。人们对抑郁症的误解、病耻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抑郁症患者的如此低的就诊率。

  五、多数人对“抑郁”的无知,是对抑郁者最残忍的事

  点击查看

  “把烦恼告诉了朋友,然后就是‘你怎么这么丧啊、你有什么好丧的,有我惨吗、别这么丧行不行,会传染到我的...’从此不会再说了,只好一直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也知道失恋失业真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也知道不用太在意别人的评价 ,我也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可是我怎么努力都找不到活下去的意义。我鼓起勇气笑着说‘我真有认真想过死亡这件事哦’,换来的却是一句‘你神经病啊’”。

  六、抑郁症家属的正确态度做法

  点击查看

  家庭永远是一个人最宝贵也最珍惜的支持资源,理解抑郁症,学会帮助患了“心理感冒”的家人,尊重、耐心、真诚、充满爱地陪伴他,是您能做的最有治愈性的事。提示:要配合医生的治疗,在能力之外的,也要学会求助。

  七、抑郁症状消失了就可以高枕无忧吗?维持治疗更重要

  点击查看

  巩固维持治疗阶段对于患者康复与防止复发均十分重要,临床上不少患者由于自觉临床症状缓解而擅自减药停药,导致巩固不足,疾病复发。那么,患者应该怎么正确度过这段治疗的时光呢?有哪些应该特别注意的?

  八、抑郁了怎么办?其实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点击查看

2.jpg
“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丘吉尔

  抑郁症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从演员到导演,从作家到主持人,各行各业都有人曾患过抑郁症。那么抑郁了怎么办?其实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资料收集人:市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名师张润林工作室学员 贾淑勤
审核人:张润林